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閱讀儒家經典的一點小建議

Hello, 松宏,
    在今日閱讀或者學習儒家經典, 有一些人為的障礙. 所謂人為的障礙就是自宋朝以來, 一些所謂正統大儒者, 如朱熹等, 因為諸多因素, 開始有意, 無意地錯誤解讀經書, 經由明, 清科舉重視朱熹的注釋後, 到了現代, 讓一般大眾只要聽到儒家兩個字, 就等於聽到八股一樣. 所以如看經典最好直接看原文, 多閱讀幾遍, 自己多玩味一下, 至於從宋儒以後的注解本, 最好只是小小的參考就好, 否則一定無法體會原汁原味. 如最普遍的儒家倫理思想,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這在今日是被認為最八股的, 但綜觀四書後, 你就會知道, 孔子所謂的倫理是一種動態性的倫理, 每個人會隨著不同時間, 不同事情而處於不同位置, 有時是君, 有時是臣, 有時是父或子, 如我在我家, 現在的位置是父, 但當我向威慈學習日文時, 那我當時就是子, 而她是父, 父基本上就是一種寬容的慈, 子基本上就是一種謙卑的效(孝), 而當我在外與他人共事時, 如果是我主導的事務, 那時我就是君, 其他共事者就是臣, 而當我參與其他人主導的事務時, 那他人就是君, 而我那時就是臣, 無論每個人原來的職位是甚麼.
    去年我撰寫了一篇"閱讀老子之鑰", 雖然近日我閱讀再三, 尚認為有必要再改寫或補充一下, 但做為閱讀儒家經書的前置認知, 應該是有所幫助的, 在此我隨文附上.
Best Wishes,
亦行居, 羅柏
閱讀「老子」之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      「老子」第一章就是該書的全體心法,其餘都只是使用不同角度,不同事務,不同方法來詮釋第一章。
2.      所有著書寫作者,無論是聖賢或者一般真情大眾,其目的就是要讓他人能體會其所感悟的事理,而不是要他人迷惑,也不是要炫耀其所知。所以絕對是要讓所有人都能懂得,也都能適用。因此,無論是甚麼聖賢經典,絕對不要「高推聖境」,自我矮化地來閱讀,來理解;但任何經過歷史考驗過的經典,必然是能讓任何人無論在任何時空都能安身立命的立論,所以也絕對不要「以凡濫聖」地,把其當作分散式的知識來閱讀與理解,或者非完整式地用於各類生命不同的情境上,而自以為那是「老子」的義理與精神。
3.      人類所有的著述立論都是要給「人」看的,所以都是為「人」而寫的,也就是「人本」的。所以老子開宗明義地解釋「道」與「名」,就是以「人本」為基礎,來論訴主宰每一個人生命的「理」與「事」。
4.      「邏輯」是人類能夠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也是最基本的溝通原則,所以任何有效的論述,必然是有其邏輯性的,而最基礎的邏輯就是「是」與「非」,「有」與「無」,「陽」與「陰」與「0」與「1」的二元相對性邏輯。任何邏輯元素的定義與推理,必須在同一尺度下的同一時空,否則就會錯亂,如一顆原子在原子尺度時為「有」或「1」,但在電子尺度下,就是「無」或「0」。
5.      任何人在這世間,都是在求其安身立命之道,只是因智識與因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深度與廣度,而聖賢或者任何一個志於道的讀書人,他的安身立命必然是著眼於他所知的萬事萬物,也就是他的天下,如果他的天下無法包容世間所有已認知的事與物時,那他就無法安身立命,所以他立論著書的對象就是為了所有的人,他想要包容的事物必然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所有事物。
6.      所以以人為本時,「道」就是無、天、理、無形的、形而上的、陽;「名」就是有、地、事、有形的、形而下的、陰。
7.      「人」因為不同時空而有不同的「位」,「位」除了包含主客觀的時間與空間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心。主觀就是該人特有的,如年齡、性格、社會地位等等,客觀就是共同的環境,包含人文與自然的演化歷史與目前狀況。純粹主客觀時空所描繪出來的「位」是一靜態的「位」,可以比擬為一個二度空間的圓,而人心就可以比擬為第三度空間的一個面向,一個面向就是一種偏執,有了偏執就有了取捨,因而構成了在此位的「道」與「名」。一個面向有大有小,所以偏執也有大有小,當面向看似大到包含球體時,常會讓人誤認為自己的道已能包容天下所有事物,但很可能放到較大尺度時,其實是與更大的道背道而馳。所以「人心」才是「位」的重點,也是老子撰述此文的目的,讓人能夠找到自己的真心,以此真心讓自己體會到每個因緣際會下的面向,如此的「道」就不會離開自己的生命之道,聖人之道,宇宙之道。所以中庸云「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所以人本,就是先擇善而固執之,當如此惶惶恐恐地實踐生命時,有一天就會真正地體悟道真心,或者宇宙的心,或者老子所謂的「眾妙之門」,那時候就自然而然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了。
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每個人因為處在不同時空下,都有一個不同的位置,在那個位置上都有一個可以實踐自己天命的道路,其中道路就是「道」,也是方向;「天命」就是「名」,也是方法與作為,這個道路與天命都是獨一的,僅屬於個人的,而不是存在著一個固定的道路、方法與作為,可以讓每一個人都能遵循的』。雖然在一某段相同時空時,好像會有多人是同在一條道路上,但其實只是在某一個特定尺度與角度而言的。如在一條高速公路上,好像每個人都只有同個道路,但其實每個人的位置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如有人是開車者,有人只是乘客;有人是坐校車,有人是坐遊覽車;有人是開卡車,有人是開跑車,因為不同也會有不同的速度、方法與作為,而當離開高速公路時,每個人又有迴然不同的道路了。只是有時候這個相同時空的尺度讓人迷網,以為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宇宙的全部,而誤認有一個常道存在及有一個共認的名可以追求。
9.      「道」與「名」因人的「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範疇,也可以說每一個「位」都有不同的的天地。所以「位」是每一個人的因緣際會,也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心之所在,而「道」就是在這樣因緣際會下的軌道,而「名」就是這樣因緣際會每個人可實踐與應實踐的作為。「道」、「位」與「名」是以不同面向來描述任何人在某一個時空的同一種狀況。
10.  「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無名」就是當人還沒有心動之前,則其天地尚未形成,也就是無位,無道,也無名,故為天地始。當心動之時,則因其位,就有其道,也有其名,萬事萬物也因此道與名而相對其各自的道與名,故為萬物母』。所以中庸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11.  「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無」與「有」是在不同尺度下的同一種現象,如「點」與「圓」,在某一尺度下是「點」時,在其更小尺度時,它就是一個圓;同樣地,某個天地是一個「圓」時,在更大的尺度時,則是一個點。可以以此推論,「點」是不存在,只有不同尺度下的不同大小的「圓」,如此,在某個尺度下的點相對於以此點為圓心的任何一個圓(有無限個點),都可以假稱為「無」,而在其下的尺度,都可以假稱此點為「有」,也就是該此尺度下的天地,也就是全部。『所以在以「無」的角度時,我們可以觀察其更大的運行法則,也就是更寬廣的道、位與名。當我們以「有」的角度時,我們可以觀察該時空特有的因緣與天命』。
12.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有」與「無」是在不同尺度下,對同一個「位」的不同假名,都是一種了解與實踐這個「位」的方法與鑰匙』。而當我們把這些重重疊疊的「位」不斷地串接起來時,我們就能了解與實踐更大的「位」。就如同月球自轉是一個圓,當他繞地球轉時,它就是一個點,而成就一個以地球為核心的一個圓,當地球,月球與其他行星同時繞著太陽轉時就成就了以太陽為核心的太陽系,而當太陽系以昂宿星團為核心而公轉時,又成就了另一圓,而昂宿星團繞著我們這個Milky Way銀河系公轉時,當我們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時100公里開往高雄的同時,我們又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繞著太陽轉,而此同時,我們整個太陽系又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繞著某個中心轉,所以雖然我們在同一個位,在不同的尺度時,我們就有不同的道與名;在人文上也是一樣的,當我們在某一時空下抉擇事物時,我們會以當下的條件與個人的喜惡來做抉擇,看似以自己為中心來做抉擇,但若將尺度放大到目前的天地變成一個點時,也就是「無」時,我們會發覺,原來我們的位置是相對於更遙遠的一個核心,那個核心也是一個我,只是那個我是一個比較深邃與形而上罷了,那時候你的抉擇就會有所不同,因為你的天地已經不同了,而其相對的「道」與「名」也就不同了,此時的道必然是涵蓋了目前尺度的道,與更大尺度的道,如你認知到地球對著太陽公轉時,那你就知道你現在實質上是自己在動,也隨著地球自轉,同時也讓地球載著你繞著太陽轉一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如此,一層又一層的「有」與「無」的相對性,所描繪出來的就是「聖人的心」,「宇宙的心」,也是「眾生的心」』。當我們能體悟到這個眾妙之門時,我們才能夠真正地了悟每一個人的「位」,及所相對應的「道」與「名」,此時渾然天成,不假思索,而能「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吃飯,睡覺,為官,從商,甚至無所事事,無不是道,無不是非道(「名」相對於「道」的另一名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