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周末平安夜(周末家庭小聚)

   多年來, 周末家庭小聚都是訂在每個星期五晚上, 亦行居讀書會完畢後就會一起經由公園散步到阿嬤家, 潛光屋, 然後大家一起聊天或者看電視, 這一段時間幾乎是我每一星期中最愜意, 最放鬆的時光.
   但由於近來, 家中的小孩子漸漸長大了, 紛紛進入大學就讀, 星期五的時間較難安排, 且平常上班者, 星期五也是上班日, 回到家也甚晚; 另外也因為這個周末小聚施行多年後, 想換個模式以豐富不同的互動, 所以我們從下個月起將每周的家庭小聚時間改為每周的星期六晚上 17:00 - 21:30, 並命名為"周末平安夜", 期間 17:00 - 18:30 可以大家聊聊天及一起做晚餐, 18:30 一起共享晚餐, 同樣地, 19:00 - 21:00保留為電影時間(每個人可以輪流負責影片的選擇), 大家一起欣賞電影.
   希望藉由這個"周末平安夜", 讓大家在忙碌的一周後, 一起擁有一個放鬆的寧靜夜晚, 不僅成為每一個人生命再出發的泉源, 也是成為你我圓滿人生的一環.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2011社區秋季音樂會





     這是奇岩社區發展協會舉辦的社區音樂會, 在秋日午後時光, 讓都市人走到屋外, 享受一下晚秋時光, 是一個蠻浪漫的設計...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台東信行寺禪七心得分享(2011.10.30-11.6)

  這是第三次參加的禪七,第一次參加的禪七活動也是在信行寺,是去年的12月底,雖然在氣候溫和的台東,當時也是冷鋒蕭然。而這一次在信行寺則有夏末初秋的感覺,有些天還真的感受如同台北的盛夏,所不同的是,還有徐徐的涼風一陣一陣地吹拂著,真是一個禪修的好時節、好地方。
          第一次參加禪七是懷著憂懼的心情去嘗試的,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熬得過各項自我的考驗。而第二次參加禪七則是信心十足地,懷著想要能夠有所得、有所體驗的心情去參加的,因為已經準備了半年將自己的睡眠節奏調的與禪七活動的時程相同,一樣是10點多睡,4點起床,然後再打坐一小時。而這一次則是沒有第一次的憂懼,也沒有第二次的期待,只是當作平常習禪的一部分,一個較密集,且可以與其它同參一起參禪的活動,所以心情上沒有什麼負擔地去參加了。

          儘管如此,自己放鬆的情況還是不盡理想。本來一開始還想要用體驗呼吸與數息來當作用功的方法,先用體驗呼吸方法,直到自己感受到呼吸自然時再來使用數息方法。但卻一直感受不到自然呼吸,在小參時,法師建議使用放鬆的方法, 還提繼程法師說的,放鬆是習禪的開始與過程,更是習禪的終極結果。於是我打坐時就只使用從頭到腳放鬆身體每個部份的方法。在放鬆過程中,試著不再以意識去感受身體要放鬆的部位,而是由身體的觸根來直接地感受到觸識,藉由觸識的感知後放下、放鬆,並試著由大部位細膩到更小的部位。如此, 身體是比較放鬆了。在放鬆的過程中,我想呼吸也應該是自然的,但當我想到來觀察呼吸時,那時呼吸就不再自然了。

          也因此,在最後一天寫心得分享時,我寫了有關"控制呼吸"的心得:「呼吸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如果我們沒有特意地的注意它時。但當我們開始以體驗呼吸或者數息時,那呼吸就開始不自然起來了,也就是所謂產生控制呼吸這種狀況。在平時,我們會以我們目前的色身與心念當成是一個完整的實我。當我們開始修行時,我們會開始將色身與心念分離,以心念為我,而色身則是心外之物,呼吸則只是這個色身維持生命的一項自然韻律。但我們執色身為我這種習性太強了,一下子要讓這個「心所」自由自在地運作,而心念又能輕輕鬆鬆地面對它,知覺它而不去干擾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能夠達到,能夠體驗自然呼吸或者數息時,我認為應該已經是一項個人的成就。當我在小參時,法師說自然呼吸是不間斷的,我想也應是如此,自然界本來就是一個類比世界(而身體就是自然界的一環),只有人為的世界才是數位的,而無論人類如何精密地以數位方式來模擬類比世界,到頭來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所以只要你還有心所,那要用心念去感受身體的自然呼吸是達不到的。
        而另外總護法師在分享時提到,西方人較少有控制呼吸的情況。我思考了這個問題認為,可能是華人一般而言是文勝質,而西方人一般是質勝文,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就是意根的展現,而質就其他五根的展現,文勝質就會以意根來統攝其他五根,在使用數息法時就會出現控制呼吸的毛病,而西方人則以五根的直覺為前導,那使用體驗呼吸或者數息時,就會較自然與簡單。

        以上是我交出去的心得大概,其它心得是還有不少,但30分鐘的時間及一張紙的自限,就只交代了那些。最後一個下午,都會有一個自由香的時間,讓大家選擇自己的方式去用功,我到大殿外面的後面走廊自然地走路,很少人會到那裏,我在那裏輕鬆地、來來回回地走。秋天的涼風吹拂著,盛夏的太陽照耀著,自己盡量地敞開心胸地走著走著,漸漸地感覺身體的負擔減少了,而與天地自然間則較接近了一些,應該是有一點法喜吧。另外一個重大的啟示就是總護法師提到聖嚴師父對僧伽大學學生的一堂課,「一個出家人的基本價值觀」中提到了因果觀與因緣觀應該是一個出家眾乃至於學佛者要有的基本價值觀。而聖嚴師父提到在面對各種事情時,都必須當作是一個因,而要結成什麼果,就可看你如何地對待它與處理它。這本來一個相當普通的因果觀的闡述,但經聖嚴師父從這個角度這麼一說,世界就變得無限的寬廣,當你無論現在遇到什麼順境與逆境,都是讓你能夠積極地去面對與處理。過去很大部分會將因果觀以果的角度來對對待,讓自己接受這些果報並檢討其成因,那樣會造成消極的生命態度以及過多無意義的思考。所以如同一位同參所提聖嚴法師從這一角度講因果觀是他參加這一次禪七的最大收穫一樣,對我而言也是相當的受用。

交了心得報告後,大家開始能夠講話,互換心得,禪七就算結束了。這一次沒有要直接回家,而是往高雄去拜訪親戚朋友,所以在禪七前就預約了朋友並訂好了車票。在禪七期間雖然如同前兩次一樣,時間是飛快地過了,好像才剛在寺院前報到,但人已在大殿旁互相告別了。但因為有預約的事在先,而禪期間也常會想起今天是何日,而沒有全部忘掉日子與計數,所以下次參加禪七應該不要預約任何事情,也不要預訂任何車票,可能會更有助於身心的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