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人生最重要的關係,也是人際間最終的關係。人們在各種因緣際會中會有不同的關係,如父子、兄弟、夫妻、師生、主僱等等關係,但這些關係都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流轉,當這些關係主要的互動基礎告一段落後,能夠讓不同生命階段的個體繼續維繫在一起的主要因素,就是是否能夠將其轉化成朋友關係,所以,友情是所有人倫關係的基礎,也是所有關係的最終結果。
就「朋友」的好壞而言,「朋友」有益友與損友兩種。好與壞是相對於個人而言的,而非一個客觀的標準,對某一個人而言,你可能是他的「好」朋友,對另一個人而言,你可能是一個「壞」朋友。一個人要儘量地結交好朋友並且勉力地去成為別人的好朋友。所謂的好朋友就是孔子所講的,「益者三友,友直、有諒、友多聞」;壞朋友就是,「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從智仁勇的角度來論,「直」與「便辟」是勇的表現,「有諒」與「善柔」是仁的結果,「多聞」與「便佞」是智的發揮。雖然其性相同,但一個是自處以誠、處事以敬來尋求自己生命之道的君子,而另一個卻是無任何中心思想,以尋求在社會發達或生存之道的小人。如此,隨著「勇」性,前者是一個敢與朋友分享自己以及敢予對他人建言;而後者則是一個敢於表現自己的偏好,甚至有「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荒謬言行。基於「仁」性,好朋友能夠包容他人,壞朋友也能對他人藏汙納垢,好朋友的包容是一種基於人我同體的情感認知所產生的真包容,而壞朋友的包容則是一種基於自己喜惡、利害或者親疏給予的假施捨。而從「智」性而言,一個多聞的朋友可以給予他人獨特的見解,而使他人在自己的問題上或智識上得到啟發;而一個便佞的朋友則將給予他人一堆暨華麗又豐富的各種訊息,表面上可能是既生動又有學問,而實際理地,卻讓人更加茫然與負擔。
雖然每一個人都想結交好友,拒絕壞友,但是絕大部分的狀況是,只有自己是一個可成為他人的好友時,才可能結交到好友,也才不會為壞友所惑。所以問題不在於你結交的朋友如何,而在於你本身是否走在成為他人好友的養成路上。也就是在「勇」上,學習誠實地面對自己與誠敬地面對他人;在「仁」上,學習能夠感同身受地包容他人有所偏執的認知與較狹隘的情感;以及在「智」上,學習「大學」之道,從「格致誠正」到「修齊治平」成為一個有中心思想的有識之士。如果你是在這些學習的道路上時,雖然還尚未成就具有友直、友諒與友多聞的完整特質,但你必然已經是一個他人「友直、有諒與友多聞」的好友,與你結交的朋友,也必然離此不遠。
就家庭人文而言,「朋友」可分為三種,一種是普通朋友、一種是家庭朋友、另外一種就是男女朋友。普通朋友指的是個人不同身分或不同階段所結交的一般朋友;家庭朋友是指可以邀請來一起參加家庭活動的朋友;而男女朋友是指正嘗試正式交往以準備未來共組家庭的異性朋友。從以家庭為人文基礎的角度而言,普通朋友是一種過度階段的朋友,無法與家人一起分享與這些朋友的生命互動,依理性或長期而言,那些較親密的或較持久的普通朋友都應該提升成為家庭朋友,除了可以與家庭成員一起分享生命互動的點滴外,在實質上,也因與這些朋友的互動必然會影響到家庭生活,但如果提升到家庭朋友時,這些影響就不會只是干擾性的影響,而是可以變成家庭活動的一種或一環。當然有些普通朋友因為只是事務性的或階段性的關係,並不會、也不適合提升成為家庭朋友的。而如何才算是家庭朋友?只要是能夠尊重你的家庭,無論是有形的規矩或者是無形的理念,這些都可以成為家庭朋友,都可以邀請來參與一些合適的家庭活動。當然如果能從「知之」(尊重)到「好之」,甚至到「樂之」時,那更是一位家庭好朋友了。如同前面所說的,一個人能夠結交到好友,是因為自己能夠成為別人的好友;同樣地,能讓自己的普通朋友成為家庭好友的基礎不在於他人,而在於自己是否已經是一位自己家庭的好友,也就是對自己家庭,無論是有形的一切及無形的人文結構,是否已能「知之」、「好之」或「樂之」了呢?你的普通朋友會因為你對你家庭不同層次的認同,而成為不同層次的家庭朋友,如果沒有任何層次的認同,你只是你,你的朋友只是你的朋友,對一個以家庭為人文基礎的角度而言,是意義不大的。男女朋友實質上是準備成為家庭的一份子,所以無論是對人文家庭,甚至一般家庭,男女朋友都是一個影響家庭生活或產生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如果想要發展成為男女朋友之前,若能先嘗試著成為對方的家庭朋友,來當作一種先期體驗與適應的話,不失為一種既簡單又有禮的方法。所以,要成為男女朋友開始正式交往之前,應該先從普通朋友提升到對方的家庭朋友,從與不同家庭的互動過程中,可以很直接地觀察與了解雙方是否適合共組一個能夠互相欣賞與包容的新家庭。
家庭的倫理關係是密切與複雜的,如果不是以朋友關係為基礎,且以朋友關係為其終極時,那所有的關係都將無法維持與圓滿,有的可能是充斥著各種糾結的情感罷了,甚而會讓人有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感嘆。對家庭成員而言,在成家立業之前,此時應該是以朋友關係為基礎而做到友直、友諒與友多聞,「友直」就是互相幫助以生存,「友諒」就是互相慰藉以安居,「友多聞」就是互相教育以成長;當自己成家立業之後,此時就應當以朋友關係為終極,那就是依認同家庭人文的程度而成為「知之」、「好之」或「樂之」的家庭朋友。一個人是否能夠有所成就,很大的緣由是自己是否能成為他人的好友,也就是是否能夠交到一些好友;同樣地,一個家庭是否能夠興旺,其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是否能夠成為別人的好友,也就是結交到很多家庭好朋友。當一個家庭成員過了成年禮之後,就應該準備成自己的家、立自己的業。此時首要的就是結交好友、家庭朋友與男女朋友,從結交這些朋友的過程中,除了讓自己學習成為他人及自己與他人家庭的好友外,也會以此奠定了自己成家立業的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